前言/我又不是救人药
“书必有神气骨肉血,五者阙一,不为成书也。”
明丰坊《笔诀》云:“书有筋骨血肉,筋生于腕,腕能悬,则筋骨相连而有势,骨生于指,指能实,则骨体坚定而不弱。血生于水,肉生于墨,水须新汲,墨须新磨,则燥湿停匀而肥瘦适可。然大要先知笔诀,斯众美随之矣。”
近人丁文隽释云:“于人,骨所以支形体,筋所以司动转。骨贵劲健而筋贵灵活,故书,点画劲健者谓之有骨,软弱者谓之无骨。点画灵活者谓之有筋,呆板者谓之无筋。欲求点画之劲健,必须毫无虚发,墨无旁溢,功在指实,故曰骨生于指。欲求点画之灵活,必须纵横无碍,提顿从心,功在悬腕,故曰筋生于腕。点画劲健飞动则见刚柔之情,生动静之态,自然神完气足。故曰筋骨相连而有势,势即赅刚柔动静之情态而言之也。夫书以点画为形,以水墨为质者也。于人,筋骨血肉同属于质,于书,则筋骨所以状其点画,属于形,血肉所以言其水墨,属于质。无质则形不生,无水墨则点画不成。水湿而清,其性犹血,故曰血生于水。墨浓而浊,其性犹肉,故曰肉生于墨。血贵燥湿合度,燥湿合度谓之血润。肉贵肥瘦适中,肥瘦适中谓之肉莹。血肉惟恐其多,多则筋骨不见。筋骨惟患其少,少则神气全无。必也四质停匀,始为尽善尽美。”
自古有不少关于神的艺术理论,如顾恺之“传神论”,黄庭坚“神融笔畅”,朱景玄“神、妙、能、逸”四格等。关于苏轼提出的神与气是不可分割的,有两层含义,外在是指创作的书法作品传达出的字的神韵、精气神,即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、神采飞扬具有精神和风采的,非死气沉沉无神韵的;内在是指书法创作者将自己的精神、情感、思想融入其中,呈现出的书法作品必然会带有创作者的品性和品格。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,能够令接受者感受到艺术家的性格品质,或深沉、或高尚,也能感受到艺术家进行书法创作时的情绪和心境。进行书法创作时只是机械的、技巧的进行书写,在创作时没有丝毫的情感投入,无喜无悲,其创作出的作品也指会是毫无感染力的、呆板的。关于书法创作者,其本身如若没有良好的品德,或高尚或为国为民,或远离喧嚣遗世独立,或独善其身,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,他的书法作品也难以达到很高的境界,只被淘汰在时代的洪流中。
可见,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能展现出创作者的深刻思想内涵的。
——引杨超《见书法评》2002
参展书法家/沈海峰
1987年10月生人,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
入展经历:
2018年获江苏省第十一届新人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
2020年入展第三届江苏省文艺大奖.书法奖
2020年入展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展(中书协资格)
2021年入展全国“百名书画家百幅作品献礼建党100周年”书画展
2022年入展江苏省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
2022年入展第四届江苏省文艺大奖.书法奖
2022年入展首届长三角书法篆刻大展
2023年入展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(中书协资格)
参展作品:
自作文稿
《庄子南华经》临创
自作文稿
谢灵运诗选抄
节录《南华经》
吴越国武肃王庙长联
展览单位:中国·东海美术馆
展出时间:2023年3月27日——4月27日
学术支持单位:东海艺术研讨组、当代文艺评委会、北京·房山艺术家协会、印象文艺·艺术管委会、东海美术馆、金石美术馆、朝潮当代艺术馆
策展人:彭龄信
学术主持:耿丘民
展览监制:郑浩然/我又不是救人药